截止目前中国工程机械杂志连续21年制作了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榜单。从连续数据可以看出,全球工程机械产业每8年经历一个周期。
2019年,全球工程机械产业正式进入下行。当年底爆发的疫情,加速行业下滑——导致2020年除中国外的大部分制造商,尤其是欧美企业,业绩骤减。
进入2021年上半年,全球和中国工程机械制造商业绩都实现增长,中国海外出口也猛增。考虑到产业周期的持续性bobty综合体育官方网站,这很可能只是后疫情时代,市场的恢复性增长;全球产业仍处下行区间。
得益于巨大的内需,疫情控制迅速,2020年中国市场依然大幅增长。但中国不会长期脱离全球大势;未来几年,中国市场在发展节奏上很可能会和全球一样,在下行中震荡。
中国海外出口也值得一提。2021年上半年,中国对美国、欧洲、日本的出口额分别增长34.29%,55.83%和39.70%。一方面,疫情影响了发达国家制造商产能,另一方面关税政策调整等,让欧美用户要以更高的价格购买中国产品。客观上这助推了中国以高附加值的方式,拓展发达市场。
从国别销售额看,中国也首次超越美国,成为全球第一。入榜的11家中国制造商,销售额为504.81亿美元,在总销售中占比26.48%。
在全球起重机制造商10强、全球塔机制造商10强榜单、全球移动式起重机制造商10强榜单,中国企业都位居第一。全球装载机制造商5强榜单中,有三家中国品牌。全球挖掘机制造商20强榜单,三一、徐工进入前10,而一年间,中联重科排名提升3位。全球路面机械制造商10强中,徐工位居第三。全球高空作业设备领域,3家中国企业进入10强。全球露天矿山挖运设备制造商5强中,徐工连续几年入榜。
近年来,以徐工、中联重科、三一、柳工、临工(5)为代表的中国大型制造商,不断进入更多细分领域。
这种广撒网的群狼战术很有效。从销售额上看,中国几家综合型制造商,销售额集中度达到了88.42%。
显然,中国工程机械行业,综合型大公司会成为产业级平台;而专业化企业则要在垂直领域,推动硬核创新。
一方面,近年来,不同品牌,在季度、年度销量上,轮流霸榜。另一方面,据预测,未来几年,中国市场装载机年销量可能会收缩到8万台。和最高20多万台时相比,收缩了近三分之二。这个有限大市场,还在迎来新入局者——比如传闻收购龙工、整合了山推和雷沃的潍柴,还有大张旗鼓地招兵买马的三一。他们的进入,让中国装载机行业开启了新竞争。
近两年,中国挖掘机市场增长再创历史新高。但这轮火爆,并没有带来以往“一荣俱荣”的场面,反而各企业开始加速拉开距离。
首先,中国挖掘机制造商产品力全面提升,中国产品和全球相比,没有任何死角。第二,通过推出高端产品,中国企业基本完成品牌向上,品牌形象和标签都很鲜明。
虽然销量规模不及中国,但以小松、日立建机、卡特为代表的老牌劲旅,在高端市场仍有着不可小觑的竞争力。
同时,也有一些企业举步维艰,比如约翰迪尔。在中国战略、市场策略和营销上的落伍,让它不得已退出中国。
对一些主机制造商来说,经营性租赁正在成为常规板块。徐工、临工、柳工,已经通过自建、合作和收购的方式,构建起了相关业务板块。国外企业卡特彼勒、日立建机,也在此有实质性动作。
终端用户群体中,“租赁+施工”一体化的专业企业,加速涌现。中国移动起重机用户,租赁渗透率超过70%,塔机用户租赁渗透了超过80%,高空作业设备终端客户租赁渗透率超过90%。还有预测,未来5-10年,在传统的挖掘机、装载机产品上,中国市场的租赁渗透率也会达到40%左右。
在传统产品和技术体系下,中国企业只是跟随者;而电动化、智能化浪潮中,中国企业有实力成为领跑者。
几乎所有本土大企业,都在电动化、智能化上,推出系列产品和解决方案。与此同时,他们还通过自研、收购和战略合作等方式,构建了完善的研发体系和配套体系。未来,这些会成为塑造核心竞争力、差异化竞争力的关键。
第一,主机制造商集中度加速提升。前面提到几家中国综合型企业,销售额集中度高达88.42%;如果在加上领先的专业化制造商,这个数字会更高。这势必会推动核心配套资源,向领军者集中。
第二,产品高端化、大型化、电动化、智能化等,让核心零部件需求与以往大有不同。此外,排放标准升级,以及行业产品结构的变化等,让一些高端零部件供应商,有机会和主机企业深入合作,推动产业升级。
第三,随着出口增长,中国产品流派已经形成,并且被全球用户接受。未来,本土配套上也会跟随主机企业,进入海外。
虽然经历多年发展,但总体上,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还有30%左右的新客户、初级客户、非专业客户。他们的品牌忠诚度不高。
同时,即使是专业客户,大客户,品牌忠诚度也低于国外成熟市场。短期内,他们不会成为单一品牌的忠诚用户,而是在有限的几个品牌上,形成“相对忠诚”。
这决定了在任何一个领域,制造商对“终端客户”的争夺,仍不会停止。努力留住客户,提升忠诚度,制造商任重道远。
文章来源:工程机械CCM,不代表本平台观点,仅供参考。感恩原创作者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若侵权,烦请平台留言删除。
由于微信修改了推送规则,没有经常留言或点“在看”的,会逐渐收不到推送!请每次看完后点“在看”、“点赞”或者将本公众号加为星标,这样每天就可以及时看到您喜欢的优质行业资讯了!
友情链接: